返回首页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学校简介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是贵州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结合部,坐落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的兴义市。
  学校发端于 1952 年的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历经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兴义师范专科学校、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时期,2009 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16 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被列为贵州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 年被列为贵州省应用型发展转型试点高校;2019 年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学校坚持“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秉承“大道至简,达及天下”的办学精神和“育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坚守“勤学、尚美、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风、“博学敬业,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践行高等学校职责使命。
  学校占地面积 1118 亩,建筑面积 32.8 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体育场馆等服务设施。现有 12 个二级学院,42 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十大学科。现有教职工 750 人,专任教师 561 人,其中高级职称 266 人、博士学位教师 123 人,硕士学位教师 337 人,双师双能型教师 251人、占比 44.7%。学校有贵州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千”层次人才、黔西南州州管专家等省级、州级称号性人才26 人次。“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省教学名师”“黔西南州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57 人次。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11044 人。
  学校坚持“立足黔西南,面向贵州,辐射西部”的服务面向定位,培养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文和科学素养兼备、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工作管理者、师资和应用型人才。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9 个;国家级一流课程 1 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62 门;省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100 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5 个、省级一流教学团队 1 个、省级“金师”6 名;荣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3 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1 个;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1 个、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1 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 1 个、省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 2 个。教研成果丰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17 项。7个专业“有条件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2 个专业通过省级评估、19 个专业通过省级新专业评估、40 个专业通过省级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
  学校构建创新教育优秀师资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建有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近三年,学生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826 项次,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76 项。
  学校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建有贵州省协同创新中心 1 个,贵州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3 个,黔西南州特色重点实验室 8 个,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6 个;获批贵州省科技创新团队 2 个,贵州省人文社科创新团队 4 个,贵州省学术先锋 4 个,贵州省学术先锋号 3 个。有贵州省重点学科 5 个,贵州省一流(培育)学科 1 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100 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贵州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22 项,黔西南州科技进步奖 1 项。获批首届全国教材奖 11 个。与省内外 10 余个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参与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助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近三年培训中小学教师达 2 万余人次。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近 4 万人,为黔西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宁波大学、云南大学、华侨大学、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以及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澳门、台湾地区 40 余所高校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师生交流、科研合作、资源共享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展开了合作。开展“千人留学计划”相关项目 10 项,服务学生 216 人次。成功举办黔台大学生“电商助农创新创业研学营”“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台湾学生黔西南康养人文研习营,中韩大学生语伴活动、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提升项目等师生交流活动;邀请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及澳门特区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自 2016 年起连续 8 年成功举办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论坛、中国—东盟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讨会、中国—东盟文化艺术教育发展论坛、中国—东盟数学教育论坛、“康养+”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发展论坛等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特别 2023 年的“康养+”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发展会议中成立的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人才培养联盟,提高了我校对外合作交流层次,扩大了办学影响力。
  当前,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按照“三步走”战略,奋进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的民族师范性教学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25年度毕业专业情况一览表

二级学院

学历

专业

总人数

政治与历史学院

本科

政治学与行政学

117

民族学

48

思想政治教育

67

历史学

57

合    计

289

文学与传媒学院

本科

汉语言文学

192

汉语国际教育

61

广播电视学

60

网络与新媒体

67

合    计

380

外国语学院

本科

英语

140

朝鲜语

32

翻译

53

合    计

225

数学科学学院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144

统计学

59

合    计

203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

本科

物理学

59

汽车服务工程

124

电子科学与技术

63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63

安全工程

64

合    计

373

生物与化学学院

本科

化学

64

应用化学

57

生物科学

60

应用生物科学

83

合    计

264

体育学院

本科

体育教育

74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61

运动康复

59

合    计

194

信息技术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2

网络工程

8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83

合    计

275

艺术学院

本科

音乐学

135

舞蹈学

52

美术学

131

视觉传达设计

90

合    计

408

教育科学学院

本科

学前教育

154

小学教育

127

应用心理学

75

合    计

356

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科

经济与金融

66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64

财务管理

117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59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50

合    计

356

合    计

3323

 

   
所有信息未经贵州人才信息网允许,不能转载,因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我们将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