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六盘水师范学院简介

  六盘水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师范为根、以工科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4年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调整为“省政府统筹协调管理、省教育厅主管”的“省管”体制。
  学校坐落于享有“江南煤都”“中国凉都”之称的六盘水市,其办学历史源于1978年创办的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专科班,1985年组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与贵州大学联合举办贵州大学六盘水能源矿业学院,2009年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年获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6年列为贵州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同年开始与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大力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坚定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精师范、做强工科,着力构建教师教育、能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农业与生物等特色学科专业群,促进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着力培养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1310亩,建筑面积39.55万平方米,被誉为“贵州最美大学”。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9亿元,馆藏图书191.62万册。设有14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13个、理工类专业26个。学校面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762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922人,其中正高职称87人,副高职称257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80人,市管专家62人。学校共有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课程79门。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94项,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92个。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开展校际合作,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泰国清迈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2021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多次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及交流活动。(数据更新至2024年12月)

六盘水师范学院2025届毕业生统计表

学院

学历

专业

人数

学院

学历

专业

人数

文学与新闻学院

本科

汉语言文学

116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本科

化学

38

秘书学

52

冶金工程

64

新闻学

43

化学工程与工艺

46

合    计

211

环境工程

51

数学与统计学院

本科

经济统计学

52

合    计

199

数学与应用数学

74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本科

应用物理学

37

合    计

126

能源与动力工程

49

外国语学院

本科

英语

10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7

合    计

105

自动化

155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科

生物科学

50

合    计

288

植物科学与技术

58

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63

动物科学

46

机械电子工程

38

合    计

154

地质工程

47

计算机科学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3

采矿工程

58

软件工程

52

矿物加工工程

32

物联网工程

27

安全工程

55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65

合    计

293

合    计

217

艺术学院

本科

音乐学

102

土木与规划学院

本科

土木工程

65

舞蹈表演

74

城乡规划

70

美术学

59

风景园林

61

数字媒体艺术

39

合    计

196

合    计

274

体育学院

本科

体育教育

73

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本科

经济与金融

51

合    计

73

地理科学

43

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本科

学前教育

60

城市管理

40

小学教育

121

酒店管理

45

合    计

181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56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科

思想政治教育

98

合    计

235

合    计

142

 

 

全校合计

2694


   
所有信息未经贵州人才信息网允许,不能转载,因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我们将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