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贵州财经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任贵州财经大学名誉校长。
学校秉承“艰苦奋斗、严谨务实、负重致远”的贵财精神,恪守“厚德、博学、笃行、鼎新”的校训,坚持“立足贵州、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致力于为“富民兴黔”培养“儒魂商才”,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培训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西南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证券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位于国家级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占地总面积5939亩。学校承办有国家统计局与贵州省政府共办的大数据统计学院,有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贵州财经大学西密歇根学院,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工商管理学”“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校设有学院20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4人,硕士研究生3429人,本科生20455人,留学生36人。有教职工1976人,其中博士学位724人,专任教师1424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723人,高级职称教师681人;博士生导师7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贵州省委重点联系专家2人,省委联系专家11人,黔灵学者1人,贵州省金师教学名师22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0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5人,千层次人才16人。
学校坚持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发展,“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群,8个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3个贵州省理工科学科专业建设强化行动重点支持学科,6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本科专业69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有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纳入省级众创空间管理的众创空间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批第四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第五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获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有省级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2个,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一流师资团队建设项目3个,一流教学管理团队建设项目1个,一流课程建设(培育)项目3个,贵州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3个,16个省级教学团队,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117门省级一流课程,获批第二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教育部第二批急救教育试点高校。学校坚持“12+1+N”的学科整体战略布局,形成了以“经管”类学科为主体,以“理工”类学科、“文法”类学科为两翼,以社会学、教育学、艺术学、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等为特色的“一体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研究中心(院)5个,省级人才培养(训)基地6个,省级创新团队16个,省级高端智库1个,校级科研机构49个,形成了绿色发展、生态经济、内陆开放经济、数字经济、大数据应用、互联网金融等特色研究领域。《贵州财经大学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强化社会服务,助力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承担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贵州省“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营商环境评估”“产业大招商综合成效测评”“‘贵州缩影’‘贵州新路’‘贵州样板’的理论阐释”“特色林业及林下经济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等社会服务工作,多项咨政报告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确立了对我校的帮扶关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十余所高水平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合作举办的贵州财经大学西密歇根学院,是贵州省第一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3个本科专业;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马歇尔大学合作举办2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合作举办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设有4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制)》;现有合作办学本科学生5444人。积极参与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非洲厄立特里亚高等教育与研究院合作建有1所孔子学院。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围绕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中心、两大工程、三化同步”发展战略,以“学术立校”为根本、以“服务兴校”为核心、以“人才强校”为关键、以“数字治校”为驱动,加强“人文贵财”和“生态贵财”建设,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把贵州财经大学全面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更新于2024年12月)
2025届毕业生专业统计 |
学院 |
学历 |
专业 |
总人数 |
会计学院 |
硕士 |
会计学 |
11 |
审计学 |
5 |
会计 |
179 |
合 计 |
195 |
大应经学院 |
硕士 |
区域经济学 |
5 |
财政学 |
11 |
金融学 |
17 |
产业经济学 |
10 |
国际贸易学 |
4 |
数量经济学 |
3 |
金融 |
89 |
税务 |
33 |
国际商务 |
54 |
合 计 |
226 |
工商管理学院 |
博士 |
会计学 |
4 |
企业管理 |
7 |
旅游管理 |
2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1 |
硕士 |
企业管理 |
18 |
旅游管理 |
30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5 |
工商管理 |
49 |
合 计 |
122 |
信息学院 |
硕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5 |
图书情报 |
113 |
合 计 |
138 |
法学院 |
硕士 |
法学理论 |
6 |
法律史 |
5 |
民商法学 |
11 |
经济法学 |
8 |
法律(非法学) |
70 |
法律(法学) |
49 |
合 计 |
149 |
公管学院 |
硕士 |
社会工作 |
45 |
行政管理 |
28 |
公共政策 |
8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4 |
社会保障 |
7 |
土地资源管理 |
12 |
公共管理 |
27 |
合 计 |
131 |
管科学院 |
硕士 |
农村发展 |
64 |
合 计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硕士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8 |
思想政治教育 |
5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2 |
合 计 |
19 |
数统学院 |
硕士 |
数理统计 |
11 |
应用统计 |
5 |
合 计 |
16 |
外语学院 |
硕士 |
英语笔译 |
29 |
合 计 |
29 |
经济学院 |
博士 |
政治经济学 |
3 |
经济史 |
2 |
西方经济学 |
3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2 |
硕士 |
政治经济学 |
11 |
经济史 |
4 |
世界经济 |
2 |
西方经济学 |
8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11 |
合 计 |
46 |
大数据统计学院 |
硕士 |
大数据统计 |
11 |
经济社会统计 |
4 |
合 计 |
15 |
MBA教育中心 |
硕士 |
工商管理 |
74 |
旅游管理 |
18 |
合 计 |
92 |
文学院 |
硕士 |
汉语国际教育 |
29 |
文艺学 |
5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4 |
中国古代文学 |
4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4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3 |
合 计 |
49 |
合 计 |
1199 |
贵州财经大学2025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及人数统计表 |
序号 |
学院 |
专业名称 |
人数 |
合计 |
1 |
大数据统计学院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143 |
178 |
经济统计学 |
35 |
2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 |
125 |
252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61 |
农林经济管理 |
66 |
3 |
应用经济学院 |
财政学 |
46 |
424 |
税收学 |
61 |
金融工程 |
4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0 |
保险学(专升本)班 |
47 |
金融 |
160 |
保险 |
31 |
4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实验班) |
64 |
228 |
酒店管理 |
27 |
物流管理 |
35 |
人力资源管理 |
38 |
市场营销 |
34 |
旅游管理 |
30 |
5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184 |
368 |
财务管理 |
125 |
审计学 |
59 |
6 |
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84 |
287 |
城市管理 |
20 |
教育学 |
36 |
社会工作 |
37 |
土地资源管理 |
56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54 |
7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 |
110 |
217 |
管理科学 |
23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37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17 |
农村区域发展 |
30 |
8 |
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1 |
352 |
软件工程 |
69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4 |
数字媒体技术 |
69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9 |
9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32 |
118 |
金融数学 |
30 |
统计学 |
56 |
10 |
法学院 |
法学 |
216 |
216 |
11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141 |
250 |
网络与新媒体 |
61 |
广告学 |
48 |
12 |
外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72 |
177 |
翻译 |
47 |
葡萄牙语 |
26 |
翻译(专升本) |
32 |
13 |
艺术学院 |
音乐学 |
80 |
212 |
艺术管理 |
32 |
环境设计学 |
40 |
舞蹈学 |
60 |
14 |
现代康旅产业学院 |
酒店管理 |
88 |
363 |
电子商务 |
82 |
工程管理 |
131 |
社会工作 |
62 |
15 |
国际学院 |
市场营销 |
209 |
888 |
会计学 |
283 |
电子商务 |
106 |
金融学 |
143 |
国际商务 |
147 |
16 |
西密歇根学院 |
会计学 |
94 |
255 |
财务管理 |
95 |
市场营销 |
66 |
合计 |
4785 |
|